加入收藏 | English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应知应会学习手册【教师版】

来源:   时间:2023-10-20   点击数: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应知应会学习手册【教师版】

一、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院史院情基本问题

1. 学院的院训是什么?

答:明德励志,笃学求真

2.学院历史沿革?

答: 1972年, 机电(械)系创办工矿企业电气化及自动

化专业。

1980年,自动化系。

2001年,机电工程学院。

2011年4月,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3.学院本科专业设置及开办时间?

答: (1)自动化专业, 1972年 。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990年。

(3)电子科学与技术,2007年。

(4)智能科学与技术,2019年。

(5)电子科学与技术(中外), 2020年。

4.学院学科点设置及时间?

答: (1)一级学科硕士点:

控制科学与工程,2011年;

电气工程, 2017年;

电子科学与技术, 2018年。

(2)二级学科硕士点: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1986年。

(3)工程硕士点:

控制工程, 2006年;

电子信息, 2020年;

交通运输, 2020年。

(4)博士研究生培养方向:

冶金工程博士点电气/信息方向, 2018年。

5. 学院现有多少教职工?有多少全日制本科生、硕士 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答:学院现有教职工89人。有全日制本科生2103人; 有全日制研究生341人, 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31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10人; 有在职硕士研究生34人。

6. 学院一流专业建设情况?

答:自动化专业,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 点,2019年入选江西省优势一流专业建设名单, 2022年入选 江西省“十四五”期间特色一流专业建设名单, 江西省专业 综合评价排名第一,获评江西省五星级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入选江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江西省专业综合评价排名第二,获评江西省四星级专业。

7.学院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情况?

答: 2022年自动化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2023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 准专家入校考查。

8. 学院与国外哪所大学共同办学?

答: (1)与俄罗斯阿穆尔共青城国立大学开展“4+0 ” 联合培养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为学校第2个获批教 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2)与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合作承担中国三峡— 巴基 斯坦移民奖学金计划,开展“2+2”联合培养电气工程学士 学位人才;

(3)与英国普利茅斯大学、 韩国全州大学、美国纽约 州立大学法明代尔分校等开展“2+2”学分互认双学历联合 培养项目;

(4)与英国普利茅斯大学、泰国宋卡王子大学、韩国 全州大学等开展本升硕联合培养项目。

9. 学院办学定位是什么?

答: 办学层次定位: 本科教育为基础, 充分发展研究生 教育;

人才培养定位: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应用型人才培养 为辅;

服务面向定位: 立足江西, 辐射全国,面向行业, 服务 区域。

10. 学院本科人才培养理念和思路是什么?

答:本科人才培养理念面向工程、创新驱动、能力培 养、全面发展。

本科人才培养思路基于“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教与学紧密结合、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 “3+1”模式培养具有卓越工程师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11. 学院“ 十四五 ”规划目标是什么?

答: 努力建设在学校实力靠前、在行业和区域有位有 为的研究教学型学院,为实现学校2025年建成“全国较大影响、稀土与有色金属行业地位突出、区域最具贡献的有特色高水平大学 ”目标贡献电气力量。

12. 我院如何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与“ 三全育人 格局?

答: 学院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江西省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积极主动开展各具特色的学生 工作。全面强化师生思想政治教育,把教书育人作为教师评 价的核心内容,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考核评价制度,扎实践行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制定“三全育人”综合改革 相关制度文件,健全了“三全育人”机制,形成了良好的“三 全育人”工作格局。

全员育人:专业教师、学业导师通过科研训练激发学生 专业兴趣;班主任、辅导员、 “三联系 ”领导通过价值塑造 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杰出校友通过事迹感染提升专业认同感, 形成了全员育人局面。

全过程育人: 红色文化进入培养方案,设置《红色文化》 必修课;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 推动课程思政建设, 挖掘育人元素融入教材、课程、教学,获批校级课程思政教 学改革项目22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2项,入选新 华网课程思案例课程1门,打造76 个课程思政资源库、案例 库等, 以课程思政全覆盖,落实培养全过程育人要求。

全方位育人: 依托学校VR+ 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文化宣 讲团、红色书屋和学院“欧林学堂”等, 推行大学生德育实 践与素质拓展;开展红色文化、矿冶文化、客家文化、江理 家文化主题活动,促使学生接受校园文化熏陶,铸就学生“三 实”特质;坚持实行入学德育开题与毕业德育答辩, 促使学 生有目标、有规划地开展德育修养,以丰富多彩的素质培养 方式,推动全方位育人的实施。

13.学院如何坚持“以本为本”?

答:坚持本科教育教学中心地位。 以新时代全国高等 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新时代教育评 价改革方案,在制定学院十四五规划、绩效评价、聘期考核 与聘任等文件中,凸显“本科教育教学中心地位”。在实际 工作中,坚持将本科教学工作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作为学院 的中心任务,学院每学期召开两次教学工作专项会议,研究 有关本科人才培养问题;每周的党政联系会议都涉及本科教 育教学方面的内容,研究部署本科人才培养工作;每年定期 召开本科教学研讨会、毕业生座谈会、用人单位座谈会等,推动本科教学工作的不断改进。

构建上下联动本科教学工作体系。学院主要领导带头开展本科教育调查研究,深入教学第一线参加教学活动和担 任班主任工作;成立学院本科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和学院教学督导评价小组, 研究、指导、督查学院本科教学工作; 学院领导、系部主任、学院督评员全部按规定参与本科教育听课 评课活动, 关心指导本科教育工作。近三年学院党政领导听 课约120学时, 系部正副主任听课约400学时, 学院领导联系班级8个,担任班主任4人次。

教学资源优先配置本科教学。在经费投入、教学资源 建设等方面优先保障本科教育的需要,实现了教学经费稳定 增长,2022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学院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 款和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约为16.4%。2022年,教学科研仪 器设备约7492台/件, 总值已达4652万元,当年新增教学科研设备400万元。

引导教师将精力优先投入本科教学。学院出台《电气 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人事管理工作细则》、《电气工程与自动 化学院工作绩效评价办法》, 修订完善《电气学院教学科研 奖励办法》等制度,把给本科生授课作为教授考核与聘任的 必要条件, 加大教学奖励绩效的范围力度,近三年用于本科 教学奖励绩效分别为:157.9万元、229万元、 199万元,有效提升教师投身本科教学积极性。

坚持本科教学内涵建设取得实效。 自动化专业是国家 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专业综 合改革试点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入选江西省优势一流专业建设名单和江西省“十四五”期间特色一流专业建设名单,江西省专业综合评价排名第一,获评江西省五 星级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入选江西省一流专业建 设点, 江西省专业综合评价排名第二,获评江西省四星级专 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已获准专家入校考查。获批国家工程 实践教育中心1个,江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江西省高 水平教学团队1个,省级一流课程7个,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 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

14. 学院如何做到“五育并举”?

答: 学院确立了“五育并举 ”的基本原则, 提出了“ 德育铸魂、智育固本、体育健身、美育润心、劳育强技”的 理念,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立德树人。 开齐开足思政类课程,及时开设《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 加强“红色 文化”特色课程, 全面实施课程思政。发挥“三全育人 ”思 想政治工作体系育人作用,开展红色实践教育活动,落实“ 三联系”工程,坚持新生入学德育开题和毕业生德育答辩等举措。

坚持以智启人。 基于“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教与学紧密结合、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思路,构建特色鲜明“2-5-1”专业课程体系,促进 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同发展。人才培养方案体现对学生 的良好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体现对学 生的宽厚基础理论、专业理论素养、自主学习能力、工程( 社会)实践能力以及国际视野的培养;体现对学生的科学思 维方法、探索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术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坚持以体育人。 开设军事技能训练课程和4个学期共 128学时的体育必修课, 扎实体能技能训练;推进第二课堂 的体育比赛和“乐跑”等趣味项目,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锻炼 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严格执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要求,促使学生坚持体育锻炼,保持健康体魄。

坚持以美化人。设置“大学美育”为必修课程, “曲艺欣赏”等总计两个学分, 提升学生艺术欣赏和审美能力。 大力组织学生参加校园艺术节活动,坚持开展大合唱等文艺活动,涵养学生艺术文化素养。

坚持以劳塑人。将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面向全院学生开设《劳动教育》课程, 遍布在 大学四年,累计不少于32学时的实践教学。制定了《电气工 程与自动化学院本科生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明确劳动教育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劳动教育内容和方式结合劳动教育基地条件和专业特点,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如, 充分利用 学院现有的劳动条件(实验室、绿化带、花坛和草坪等)开 展实践活动,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和公益性劳动可计入劳动 教育实践学时,如实验室助管、会议服务、敬老院孤寡老人照顾活动等。

二、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学和课程基本问题

1.所属哪个专业(基层教学组织)?专业的培养目标 和毕业要求?都开展什么活动?有什么独特或创新的教学 方法?

答:(注:以自动化专业为例)

(1)所属专业:

我是自动化与智能科系自动化专业老师。

(2)专业的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需要,具有良 好的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感和环境意识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 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掌握必备的数学与自然科学 基础知识和自动化领域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 备良好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自动化领域工程问题能力,能 在团队中发挥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 的终身学习途径拓展自己的能力,能有效把握自动化发展方 向与前沿,在运动控制、过程控制、自动检测、智能信息处 理等方面从事系统的分析集成、研究设计、运行维护和管理 决策等工作,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较好的创新能力的高级 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经过5 年左右的工作实践,应达到的预期目标:

目标 1:具有健康的身心、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社会 责任感,能坚守职业道德规范, 正确的工程伦理观, 在自动

化工程实践中能综合考虑环境、法律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目标2:具有宽广的自然科学基础, 扎实掌握自动化基 本理论与专业技能,能够对自动化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提出 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目标3:具有跟踪自动化技术发展前沿, 具备良好的创 新精神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适应未来自动化技术的发 展要求;

目标4: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并有一 定的全球化意识和国际视野,能结合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 参与本领域的国际合作与竞争;

目标5: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与组织管理能力, 较好的 领导能力和工程项目管理能力,能综合自动化技术和资源进 行组织协调,正确做出计划和决策。

专业毕业要求:

要求1: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自动化工程基础和专业 知识用于解决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要求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 并通过文献研究, 识别、表达、分析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 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要求3:能够设计针对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 案,设计满足安全与健康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 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考虑法律、健康、安全、文化、社会以及环境等因素。

要求4:能够基于自动化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自动 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要求5:能够针对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开发、选择 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 包括对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要求6:能够基于自动化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 评价自动化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要求7: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要求8: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 能够在自 动化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要求9:能够在与自动化相关的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要求10:能够就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 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 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要求11:理解并掌握自动化工程项目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与自动化相关的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要求12: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自动化专业发展的能力。

(3)专业开展的活动

自动化与智能科系围绕本科人才培养常态化开展了一 系列活动。每两周举行一次教学教研会议,讨论交流教学改 革、人才培养等工作; 青年教师帮扶制度、青年教师助课制 度; 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专业建设研讨交流; 课程建设研讨交流;教学经验交流等。

(4)教育教学特色

 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模块化课程”为核心的一体化教学体系。

一是,构建2-5-1一体化课程体系(2个基础模块(工程基础和素质教育) 、5个专业模块(计算机与嵌入式系统、 电子工程、控制理论、运动控制、过程控制) 、1个工程综合模块) 。根据专业知识结构与工程能力培养的关键点,将关系密切的几门课程融合为每个学期的一个课程模块,精讲多练,集中打造学生的一项工程能力。

二是, 改革教学组织。教师不再是单兵作战,而是组成 教学团队, 实施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为一体的团队化教学 。再通过建立学做合一的教学平台, 实施项目驱动,调动学 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实现研究式, 探讨式学习, 把所学知 识转化为能力。让每一个学生“懂原理、会设计、能制作”, 实现“教学有效率、学习有效果”。

三是, 强调早期工程教育与持续的项目驱动。 在低年级 就开始实施工程教育, 使学生尽早地接触到工程技术, 了解 专业知识框架, 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与手段。通过持续与递 进的项目驱动, 打造学生的工程能力。每个学期的工程实训 项目,注重了项目的延伸性, 即在后续的项目中, 必须用到 前面项目的技术,使得学生的工程能力与时俱进。

四是,编写适合项目驱动的工程教育新概念系列教材。

传统教材偏重知识传授, 不利于工程能力培养。为此校企合 作编写了便于项目驱动的、知识结构与能力训练结合的新概 念系列教材。已正式出版了16本, 发行量超过23万册。 其中 《新编计算机基础》经过多年教学实践, 教学效果显著, 获 批国家“十二五 ”本科教育规划教材, 获得第五届江西省高 校优秀教材一等奖,《ARM嵌入式系统基础教程》教材, 获得 第四届江西省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被数十所高校选为嵌入 式系统课程的专业教材。

实施了支撑“2-5-1 ”一体化教学体系的三大教学举措一是, 建立“导师-学生”矩阵式闭环教与学团队。

一是在同一专业不同年级中, 选择若干学生组成学习小组, 由课程模 块的教师担任小组的导师, 组成一个矩阵式闭环教与学团队 。

教师团队既是课程教学教师、又是第二课堂学习的导师, 融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于一体, 既教书又育人。学生团队既 是同年级学生的学习组织, 也是跨年级梯队化助学队伍。教与学生通过矩阵, 一方面教学信息得到及时反馈, 实现教 学过程的闭环控制, 提升教学的效果与效率。另一方面,密切了教与学关系, 融合了教学与学生工作, 有效推进全面素 质教育。

二是,建立多形式、多层次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

为了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 建立 了以“理论考试+过程考查+项目答辩”课程测试为主、毕业生 水平测试和“3+1 ”创新教育联盟高校联合考试在内的“ 多形式 、多层次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通过课程考核方式的创新 , 引导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协调发展, 提升发现问题与解决问 题的能力。连续7年的毕业生水平测试,使得对培养质量的 定性分析,走向定量分析, 为改进教学过程、提升培养质量 ,提供了数据支撑。

三是, 建立“前基地+工作室 ”互补多赢的校企协同工程 教育机制探索并实践了新型互补多赢的校企协同工程教育机制。

“基地”就是走出去, 把学校的教育环节延伸到企业的研 发部去, 使得企业成为学校工程教育的前沿基地提供具有良 好工程能力的实习生(工程师助理) ,为企业节省研发的人 力成本,提高企业的研发效率与效益, 从而为企业创造价值。

与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广州致远电子有限公司 、赣州珐玛珈智能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 合作关系,学生可在大四到企业参加为期一年工程实训并完 成毕业设计。一方面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工程能力,另一方面 给企业提供了具有较好技术能力的准工程师,获得企业的好评。如广东惠州兴晨科技有限公司把实习学生分成团队, 由 企业工程师指导,成功完成了客户的项目技术开发。因为企 业直接受益,结合项目开发的工程实训模式受到企业的欢迎。

“工作室”就是引进来,把企业的研发环节引进到学校 的实验室来。建立校企联合创新中心(工作室) ,利用学校 在智力、设备与场地方面的优势,发挥矩阵式教与学团队的 助研作用,为众多缺乏自主研发力量的中小企业承担技术研 发项目。一方面减轻了企业项目研发的成本, 提高研发的效 率与效益。另一方面通过真实的工程项目,提升教师与学生 的工程能力。为企业研发创造价值,从而吸引企业参与校企 联合工程教育,解决工程教育实训难及教师工程能力培养的 问题。二者结合,形成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多赢的格局, 保证了工程教育的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

2.讲授课程的课程目标是什么?课程和毕业要求有什么支撑?

答:(应熟悉的材料:2023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

我承担了自动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 ” ,这门课共72学时、 4.5学分,授课对象为大二学生。

(1)主要课程目标是:

① 掌握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能对自动化 工程问题进行描述和表达。

② 能够应用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对自动 控制系统建立数学模型,并分析典型环节的特性。

③能够利用自动化专业知识对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性能 分析、设计与综合,满足系统的要求。

④能够利用自动化基本理论, 运用工程思维方法,使用 现代工程工具如 MatLab 软件和 LABVIEW 对控制工程进 行分析研究,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控制。

(2)本课程教学目标主要支撑了自动化专业的毕业要 求1(工程知识)、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毕业要求4( 研究),具体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有:

1.2 掌握自动化工程基础知识,并能够用其对自动化工程问题进行描述与表达。

1.3 掌握自动化专业知识,能针对自动化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设计与综合。

2.2 能够应用自动化工程技术基 础知识识别、表达、 分析自动化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建立自动化工程对象的模 型,并分析对象特性。

4.1 能够利用自动化基本理论对工程问题进行分析研 究,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3. 围绕课程目标怎样进行的教学设计?如何开展评 价?如何持续改进?

答: (应熟悉的材料:2023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 教学大纲)

我承担了自动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 ” ,这门课共72学时、 4.5学分,授课对象为大二学生。

(1)教学设计 (围绕课程目标进行课程设计,包括课 程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

课程目标:可按教学大纲的课程目标进行讲述,或将课 程目标分解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政目标三个方面。

课程重点难点: 概述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教学方法: 采用哪些教学方法?进行了哪些课堂教学改 革?

教学过程:概述本门课程大多数情况下上课的教学过 程,也可以以一次课为例介绍教学过程。

(2)课程评价。 主要讲述课程的评价方式(考核方式 ) 、评价结果等,评价方式能有效引导学生达成课程学习目 标和有效测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结果能客观反映课程 目标的达成。在教学中, 坚持各个环节的育人作用, 不断健 全和完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评价方法、信息反馈。 阐 述每年教学效果评价情况(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 ) 。

(3)持续改进。 主要讲述针课程存在的教与学等方面 的不足,如何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以保证教学效果、保证人 才培养质量。

4. “四新 ”(新工科、 新医科、 新农科、 新文科) 带 来的变革是否影响到了专业建设?作为老师如何应对?

答: (1)是。

“ 四新 ” (新工科)带来的变革影响到了自动化专业 建设,对自动化专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2)作为老师的应对。

(注: 主要简述对“新工科 ”的认识, 在新工科背景下 ,你在专业建设方面[包括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学生培 养等和专业建设有关的方面都可以]已经做了什么工作? 准备做哪些工作?在认识上如何提高、在行动上如何实施等 等)

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服务创 新驱动发展、 “ 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2017 年 2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了“复旦 共识 ”、“天大行动 ”和“北京指南 ”,并发布了《关于开 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关于推荐新工科研究与实 践项目的通知》,全力探索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 式、中国经验, 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新工科 ”的创新 发展不仅包括创设新的工科学科类型、增加新的工科专业, 还包含传统工科的提档升级。

作为专业老师,面对“新工科 ”的机遇和挑战, 要做好 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自我提升教师立德树人能力。新工科建设需要以 人为本, 人才培养改革的各项举措,最终主要都要由教师执 行,我要不断加强育人能力培养。

第二, 持续助力学院新工科人才培养改革。作为一名专 业老师,在学院的新工科建设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三,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重塑新工科课程体系, 构建 跨学科融通基础、跨专业聚合大类、核心课高度精炼、选修 课全校打通的新工科课程体系;加强教材建设; 推动新工科 课程教学改革,推进智慧教学、项目式教学落地。

第四,完善新工科实践育人体系。对新工科人才培养, 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实践尤为重要,要构建进阶式实践育人平台,加强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效衔接、 工程与社会无缝对接。

第五, 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强化核心价值塑造、强化体 质意志品质、强化技术美学交融、强化劳动实践锻炼, 促进 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5. 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您承担了什么工 作?课程体系如何变革?

答: (1)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我承担的工作。 (注:不同角色承担的工作侧重不同)

作为学院领导班子成员:组织、协调、指导、审定全院 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指导所联系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全过程工作。

作为系、教研室主任:组织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 订工作, 负责组织企业和毕业生人才培养方案座谈会、意见征询等工作,负责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撰写工作。

作为专任教师(包括专业课老师和实验老师、学工老师):参加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参加企业和毕业生人才培养方案座谈会、意见征询等,负责确定本人课程 目标与毕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负责本人所授 课程(包括理论课程、课程设计、实习、实验等)的教学大纲、考核大纲的制定等工作。

(2)课程体系优化。 (可讲述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 上版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学分、要求等方面的变化和改进; 也可讲述本专业的特点和特色、优化课程体系后会有何效果等)

自动化专业2023版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体系进行了优 化, 要求毕业学分165学分, 课程共分为6个模块,其中专业选修课程23学分,占13.9%;专业核心课程22学分,占13.3%;集中实践教学32学分,占19.4%;校级公选课3学分,占1.8%;通识教育课程44学分,占26.7%;创新创业课程4学分,占2.4%;学科基础课程37学分,占22.4%。和上版人才培养方案相比,2023版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上进行了优化, 坚持厚基础、重实践, 精炼核心课,精 设选修课, 学分缩减为165学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课程模块方面体现了新工科建设、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理念,课程设置保障了“五育并举”的落实。

6.有多少时间辅导学生? 都对学生做了哪些学业指导 和帮扶?

(注: 主要是自己的理论课程对学生的辅导,也可以是实习、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辅导; 对学生的学业指导主要是自己如何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扶,也可包括学院、专业在指导和帮扶学生方面制定的制度和措施)

答: (1)辅导学生时间。

长期坚持课后辅导学生,通过课后在教室、教研室(办 公室)和网上在线辅导等多种形式辅导学生,平均每学期超 过××学时。

(2)对学生的学业指导和帮扶。 作为任课老师,关注 全体同学的学业,精心备课、认直上课,课后为同学们辅导, 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和帮扶;作为班主任,对学业困难的同 学进行一对一帮扶, 经常和同学们进行谈心谈话,鼓励这些同学树立信心, 并在生活上也加以关心。

三、 教师访谈其他可能的问题

(说明:访谈内容没有具体清单。专家提问会针对自 评报告内容,了解各位老师对相关内容的熟悉情况,以及 对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支持情况。 )

1. 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与上一轮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区别,自己怎样参与和应对?

2.学校通过审核评估工作的开展达到“以评促建、以评 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的效果怎样?谈谈你的建议和意见。

3.你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校内外的哪些培训、效果如何?

4.你认为学校相关部门提供的教学管理、保障与服务水平与效果怎样?

5.学院教学管理与建设情况(管理机制与管理水平、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与效果、系部建设、实验中心建设与使用效率等) 怎样?

6. 你是如何开展课程思政?效果怎样?

7.专业实践教学如何开展?毕业设计分组情况?是否 来源于真实案例?实验教学分组情况? 综合性、设计性试 验占多少?

8.你在教学中采用了哪些教学改革?取得哪些改革成效?

9.你是如何落实“三全育人”工作的?

10.你认为学校和学院教育教学工作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谈谈你的建议和意见。

Copyright © 2010-2024 江西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客家大道1958号 邮编:341000 网站管理

赣备 2-4-3-2002318  电话 0797-8312241